发布时间:
2025-06-23 06:09:25
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,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,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■◆,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◆★★★■■,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◆◆,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向着科技强国加速迈进■◆★■◆。105比特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“祖冲之三号”成功构建,再次打破超导体系量子计算优越性世界纪录■★★◆◆★;深度求索(DeepSeek)坚持开放开源的技术路线,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的包容普惠;C919承运旅客超100万人次,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◆★◆,高端制造创新能力提升今日中国■■★◆★,科技日新月异,创新层出不穷,科技创新这个“关键变量”,正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“最大增量★★◆◆■★”◆◆◆,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◆■★。
当前,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★◆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◆◆■★★◆。只有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◆◆★,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才能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看赋能高质量发展★★◆◆■,在载人航天◆◆■■、超级计算机■◆★★◆、卫星导航等领域取得巨大成绩★◆★★■◆;看推动新旧动能转换,随着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、5G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,产业数字化◆◆、数字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;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■◆★★◆■,复兴号高速列车贴地飞行■■◆,★★★◆“东数西算★◆”工程加速推进◆■◆◆,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,★■★“奋斗者”号万米深潜放眼中华大地,科技创新不断催生新产业★◆★■、新模式◆■■◆、新动能,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、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,确保我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4月1日出版的第7期《求是》杂志发表中央、国家主席、主席习的重要文章《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》。文章指出,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★■★◆■,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◆◆◆★。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★■★◆■◆,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,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◆★■◆,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◆◆★★。
科技兴族兴,科技强则国家强。科技强国梦想从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,离不开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。现在■■◆■★,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《决定》强调,■◆■■“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”;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◆◆◆,“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,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”;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”一项项部署绘就改革画卷、勾勒创新蓝图。站在新时代潮头★★★◆◆★,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,以■★■◆■★“十年磨一剑■★◆◆■◆”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■★★,鼓足干劲、发愤图强、团结奋斗,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,我们定能向着科技强国加速迈进,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★★、实现强国梦想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★■。(宣讲家网丁恒情)
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◆◆★。回望新中国成立时◆★■■◆,我国科技事业基本是从零起步,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仅有30多个◆■★■■★,几乎没有大型科研仪器设备。从“向科学进军◆◆◆◆◆”的响亮号召★■◆,到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”的深刻论断,再到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★◆■★,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我国有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,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《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》显示,中国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。放眼今日,“神舟◆★”飞天■■◆◆■、“北斗”组网、■★◆★“天眼”巡空、“梦想”扬帆,一项项“中国创新”在神州大地加速涌现,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◆■◆★★、提高国家综合实力■★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,迸发出建设科技强国的澎湃动能。